当前位置:首页 > 资讯 > 正文

中央最高给12亿补贴城市更新,城市范围和用途均较去年扩大

  • 资讯
  • 2025-04-09 02:00:05
  • 17

记者 辛圆

城市更新是扩大内需、稳增长的重要抓手。

财政部、住房城乡建设部周二发布通知称,2025年中央财政继续通过定额补助支持部分城市实施城市更新行动,和去年相比,补贴的城市范围和用途均有所扩大。

补助标准方面,通知提到,中央财政按区域对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城市给予定额补助。其中:东部地区每个城市补助总额不超过8亿元,中部地区每个城市补助总额不超过10亿元,西部地区每个城市补助总额不超过12亿元,直辖市每个城市补助总额不超过12亿元。

补贴范围方面,通知提到,2025年,中央财政支持实施城市更新工作的范围为大城市及以上城市,共评选不超过20个城市,主要向超大特大城市以及黄河、珠江等重点流域沿线大城市倾斜。

支持方向方面,通知提出,一是城市供排水、燃气、供热等城市地下管网更新改造和经济集约型综合管廊建设;二是城市生活污水处理“厂网一体”、城市生活污水管网全覆盖样板区建设等;三是生活垃圾分类处理、建筑垃圾治理、综合杆箱、危旧桥梁、机械停车设施等市政基础设施提升改造;四是历史文化街区、老旧小区、口袋公园、绿地开放共享等既有片区更新改造,注重文化、旅游、餐饮、休闲娱乐等一体打造,加强消费型基础设施建设。

值得注意的是,界面新闻记者查询发现,和去年相比,2025年城市更新的补贴范围和支持方向均有所扩大。

2024年5月发布的的“24号文”提出,城市更新补贴重点向超大特大城市和长江经济带沿线大城市倾斜。

用途范围方面,24年主要是统筹推进城市地下管网和综合管廊建设、污水管网“厂网一体”建设改造、市政基础设施补短板、老旧片区更新改造等4方面的重点工作,即城市更新重点样板项目。2025年,除了样板项目,通知明确了城市更新机制建设相关支出,包括项目储备和生成机制、资金安排和筹措、用地保障和审批机制等。

根据通知部署,力争通过3年探索,城市地下管网等基础设施水平明显提升,生活污水收集处理效能进一步提高,老旧片区宜居环境建设取得明显成效,形成可复制、可推广的模式和经验。

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对界面新闻表示,这意味着,城市更新工作全面提速,重点是中央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,将急难愁盼的公共设施短板补上。同时,在模式上、吸引社会资本共同投入上,探索出共同出资、谁出资谁受益的模式,资金平衡的模式。

“更重要的是,城市基础设施全面补短板后,将带动数万亿的市场投资和消费,比如老旧小区提升类、完善类的改造,旧城区复兴带来的消费和文旅等。”李宇嘉表示。

有话要说...